您的位置:首页 >行情 >

桐柏县:“花果经济”助力革命老区“颜值”“产值”双提升

2023-07-12 11:47:39    来源:大河网

盛夏时节,在桐柏革命老区,花香处处、硕果累累。以兰花和朱砂红桃、水蜜桃等为代表的“花果经济”发展势头正猛,不仅扮靓了绿水青山,更是让山区农民尝到了生态富民的“甜头”。

甜美鲜果“飞”往全国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我家种植水蜜桃近百亩,今年桃树全部挂果,亩产4000斤左右,平均每斤售价4元,增收非常可观。镇里组织电商达人到我们桃园直播带货,还在家门口设立了邮政运输点,让鲜桃‘打飞的’销到全国各地,帮我们解决了一大难题。”日前,正在家里盘点卖桃收入的桐柏县吴城镇郭老庄村种桃大户徐世印开心地说。

桐柏县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土质肥厚,林业资源丰富,适合种植桃、梨等水果。该县以特色水果产业为引领,走出了一条充满“香甜味道”的乡村振兴之路。

创新产业发展模式。桐柏县采取“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模式,并制定激励措施,鼓励引导多元主体联合经营,吸纳农户加入合作社“抱团”致富,水果产业发展迅速,种植规模逐年扩大,种植结构不断优化。目前,全县水果种植面积近4万亩,年产值7000余万元,从事水果产业的农民专业合作社30余家,家庭农场20余家,种植面积在20亩以上的农户600余户,形成了以桃为主,梨、蓝莓、葡萄、猕猴桃等品类多元化发展的水果产业格局。

科学种植果更甜。桐柏县在鼓励有机鲜果产品发展的同时,与国家桃产业技术体系郑州试验站、郑州果树研究所专家团队开展合作,组建了桐柏县水果专业合作联社,搭建起集行业引导、信息交流、人员培训、产品购销于一体的水果产业发展平台,聘请专家对全县果农开展果园管理、品质改良、病虫害防治等培训,提升果品的内在质量和市场占有率,推动林果产业提质增效。

水果“触网”俏八方。该县大规模培育电商“网红”,创新线上销售模式,借助各大电商平台,拓宽销售渠道,充分发挥当地邮政、顺丰等快递、物流公司的优势,在鲜果销售旺季,在田间地头搭建起一个个临时“门店”,为种植户提供定制化服务,将优质商品源源不断推送到国内国际市场。

兰香引得外商来

在桐柏县“兰花小镇”——大河镇,来自日本、韩国等国外的兰商对当地的兰花情有独钟,爱不释手,有的甚至在当地租房,长年从事兰花购销生意。随着中外兰商汇集于此,桐柏的兰花“身价”暴涨,有的名贵兰花一盆就可卖上百万元。

兰花是我国传统名花,其独特的花姿、叶艺、芳香广受人们喜爱,被誉为“花中君子”。桐柏县种植兰花历史悠久,目前已培育出数百个春兰、蕙兰名优精品,全县拥有兰花从业者4000余人,成立兰花专业合作社8个,栽种精品兰花50余万盆,兰花年销售额8亿元以上,兰花产业已经成为桐柏县特色富民产业之一。

为推动当地兰花产业做大做强,桐柏县提出了建成中国一流、世界先进的兰花研究、种植、交易、文化交流中心和兰花乡村产业旅游示范带的目标,以项目为支撑,持续做好兰花产业、科技、文化“三篇文章”,积极探索产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三产”融合发展、全链条提升的兰产业发展新路子。

该县瞄准国内外市场,全力打造“桐柏兰花”品牌,以每年一届的兰花博览会为契机,展示兰花精品,传播兰文化,提升兰产业,赋能“兰花经济”。2023年举办的第六届兰花博览会期间,上千名国内外兰商慕名而来赏兰、购兰,交易额达5000余万元。

“英雄花”映红桐柏山

一丛丛,一簇簇,一片片,如团火,似朝霞。它们有的向阳而生,在半山坡上蓬蓬勃勃;有的“躲”在森林中,在微风吹动下时不时探出头来;有的则“端坐”在道路的两旁,向来来往往的车辆与游客行“注目礼”。这便是桐柏山中一种普通却蕴含深意的花儿,它的名字叫映山红。

桐柏山区拥有丰富的野生映山红资源,树龄多在百年以上,能明显区别花色的品种就有30余种。近年来,桐柏县提出了打造“文旅名县”的发展思路,把映山红定为县花,在保护野生映山红资源的同时,人工培育、栽植映山红,丰富映山红品种,壮大映山红规模,发展映山红经济。

该县在桐柏山淮源风景名胜区持续实施“万亩映山红苑”建设工程,在保护野生映山红的基础上,科学规划,补植补造,力争连片拓展。同时倾力培育、试种新品种,对山中野生映山红稀疏的区域进行补植,对其他野生杂树进行除杂、透光管理。如今已建成的映山红观赏园,集中连片万余亩,是中原地区海拔最高、面积最大、品种最多的野生映山红观赏区。

花儿满山岗,鲜果飘异香,处处美如画,农民喜洋洋。桐柏县以“花果经济”为载体,培育壮大优势特色产业,做足做实土地文章,让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文旅融合活力焕发、山区群众增收致富,“红色桐柏山”、“生态淮河源”两张名片愈发靓丽,桐柏县也因此获得了“中国天然氧吧创建示范县”、“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等多项“国字号”荣誉称号。 (薛小磊 杜福建 李彦/文图)

关键词:

相关阅读

精彩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