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观热点:立市以来首次!深圳人口,负增长了!
作者:子非鱼
(资料图片)
01
深圳首次人口负增长
5月8日,深圳统计局终于发布了《深圳市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期待已久的人口数据揭晓:
2022年,深圳常住人口1766.18万人。其中,常住户籍人口583.47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33.0%;常住非户籍人口1182.71万人,占比重67.0%。
这一规模,相较于2021年的1768.16万人,减少了1.98万人。这是深圳1979年立市以来,也即44年来,人口首次负增长。
广州统计局早在4月3日发布了预告,表示很快会发布统计公报,但一个多月过去了,仍然没有发布。
1979年1月,中央撤销宝安县设立深圳市。
1980年8月26日,中央钦定深圳为国家经济特区,这一天也被坊间公认为深圳的生日,自此中国南海边的这座小渔村,开启了晋升世界超大都市的华丽之路。
人口和经济一路狂奔,创下了深圳速度。
人口方面,1979年深圳的常住人口是31.41万人,1987年人口突破100万,1991年突破200万,1993年突破300万,1994年突破400万,1997年突破500万,1999年突破600万,2000年突破700万,2004年突破800万,2007年突破900万,2010年突破1000万,2011年突破1100万,2013年突破1200万,2014年突破1300万,2015年突破1400万,2017年突破1500万,2018年突破1600万,2019年突破1700万。
到2021年,人口达到历史最高点1768.16万人,是1979年立市时的56.3倍。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深圳市统计局
经济成就更加辉煌。
1979年深圳的GDP为1.96亿元。1983年突破10亿,1989年突破百亿,1996年突破千亿,2010年突破万亿,2016年突破2万亿,2021年突破3万亿,达到30664.85亿元,四十多年翻了15615倍。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深圳市统计局
关键问题来了,如此斐然的成绩,深圳为何在2022年出现人口下滑?
02
人口下滑的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
深圳人口下滑,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
先看客观原因。有两个方面:
第一,全国人口整体见顶转向。
2022年全国人口受新生儿跌破千万影响,人口减少了85万,正式迈入通缩通道,是61年首次负增长。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新生儿人口跌至956万,跌破千万。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国家统计局
同期的死亡人口1041万,最终造成全国人口减少了85万。
在这种背景下,全国近一半省市自治区人口减少。
同时,上周本号梳理的已经公布人口数据的225个城市,有116座人口在减少,超过一半。
仍有人口增量的中心城市,整体也进入了换挡降速阶段。
目前广州尚未公布数据,但按照广东省的人口数据来看,广州2022年大概率也是在减少。
很有可能2022年会成为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人口同时减少的一年。
第二,受口罩因素导致的人口回流影响,广东省人口也出现了历史性转向。
2022年末,全省常住人口12656.80万人,相较于2021年减少了27.2万人。我仔细梳理过广东省历年的人口数据,发现这也是自1952年以来,广东省人口首次负增长。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广东省统计局
此外,广东省2022年出生人口105.20 万人,出生率8.30‰;死亡人口63.00万人,死亡率4.97‰;自然增长人口42.20 万人。自然增长人口42.2万,常住人口却减少了27.2万,这意味着去年一年广东省人口流出了69.4万人。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广东省人口都不应该减少,但现实确实是减少,只有一个合理解释,那就是去年口罩因素影响之下的人口回流。
去年口罩之下,广东省是遭受影响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深圳、广州去年疫情不断,去年一季度深圳曾按下了一周暂停键,之后虽然恢复了正常生活生产秩序,但影响从未间断。
去年四季度,广州更是成为了疫情影响最严重的城市,当时引发了海珠区很多城中村人撤离广州。
从数据来看,2022年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省,人口都在降档换速。而中西部地区的人口有的增量在扩大,有的甚至扭转了此前的负增长,人口开始增加。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各省市自治区统计局
此外,珠三角9市,已公布数据的8座城市中,只有珠海人口2022年保值正增长,其余全部在减少,这是非常罕见的一幕。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各城市统计局
除了客观因素外,还有深圳自身的主观因素,那就是高房价已经产生了较为严重的挤出效应。
深圳过去四十多年来,人口、经济、产业、工业、科技、金融发展速度都让世人感叹。
但是,在人口和经济不断壮大的背景下,一方面由于空间有限,限制了深圳的住宅供应,另一方面过度热钱疯狂炒作,让深圳的房价成为了大多数深圳人遥不可及的梦。
房价与房租的高企,大幅提升了深圳的营商成本,对深圳开启了挤出效应。
最明显的佐证数据在于:
第一,2021年在杭州、成都、西安等城市仍有二十多万人口增量的背景下,深圳人口从过去每年人口增长五六十万的情况下,突然跳水,仅增加了4.78万人。
同期的广州也从过往每年人口增加几十万的背景下,人口增量跳水至7.03万。
深圳、广州这两座过去人口增量一直位居第一第二的城市,在2021年人口增量榜单上掉出了前十。
第二,2017年深圳市迁出制造业企业463家,2021年为4344家,4年间外迁企业数量增长近10倍。
迁出的企业74.5%留在了广东省内,其中东莞承接深圳的制造业企业最多。
2016年,华为终端落户松山湖后,华为供应商软通动力、华勤通讯,华为软件服务商中软国际、易宝软件等上下游企业相继进驻松山湖。
除此之外,深圳的蓝思科技、大疆、康佳、顺丰、欧菲光等一批行业巨头纷纷在东莞建设基地。
公开数据显示,过去五年深圳外溢产业中留在广东省的企业,有超40%被东莞承接。
当然,深圳在溢出的同时,也有很多企业迁入,也有很多企业注册。
深圳正在被高房价高租金推动着转向,低端制造业逐渐转移出去。
按照深圳的规划,未来的深圳,核心区将全面CBD化,成为全国乃至全球的企业总部聚集区;非核心区将密布先进制造业园区;普通的制造业,将慢慢向临深地区转移。
03
人口格局已然改变
尽管无论是广东省人口减少,还是深圳、佛山、东莞等珠三角城市人口减少,都是受去年宏观因素影响为主要。
但是,在今年宏观大环境改善下,深圳人口即便回归正增长,也很难像过去一样动辄几十万的人口增量。
一线城市的人口整体增量领跑势头,已经交给了二线城市。中国人口增量格局已经生变。
这种变化,早在2021年就已经出现。
一线城市的人口已经走过了快速爬坡阶段,开始进入持平阶段。而二线省会城市则接过棒来,承担人口增量主战场。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各城市统计局
导致这种局面,诱因可能是疫情,但疫情也只是加速了周期,并不是决定性因素。根本因素还是城市自身发展的结果。一线城市的高房价、高租金、高生活成本,市场的这个无形之手,本身就在左右着人口的去留。
而随着二线省会城市不断崛起,尽管二线省会城市的经济实力、产业丰富度、就业机会,仍与一线有较大差距,但结合生活成本来说,二线省会城市,是当下很多年轻人最佳的选择。
关键词:
相关阅读
-
环球观热点:立市以来首次!深圳人口,...
作者:子非鱼01深圳首次人口负增长5月8日,深圳统计局终于发布了《... -
小米13有对手了?苹果iPhone 15 Pro ...
自从小米率先提出全面屏手机后,这些年各大手机厂商及供应链,都在... -
对标一流看变化(记者手记)|全球快播
于都河畔潭头村,每一次到访都能感受到它的变化。从小菜园到万亩蔬... -
长沙支持房地产项目合理融资需求,上海...
政策规划:长沙支持房地产项目合理融资需求。 行业资讯:上海蟠... -
台湾经济罕见负成长,名嘴曝背后2大隐忧...
台湾“主计总”处日前公布今年第1季的经济成长率为负3 02%,创下... -
吃碘盐会得甲状腺疾病?应该吃无碘盐还...
甲状腺疾病出现健康会受到威胁,作为内分泌器官,要让甲状腺激素正...
精彩放送
-
环球观热点:立市以来首次!深圳人口,...
作者:子非鱼01深圳首次人口负增长5月8日,深圳统计局终于发布了《... -
小米13有对手了?苹果iPhone 15 Pro ...
自从小米率先提出全面屏手机后,这些年各大手机厂商及供应链,都在... -
对标一流看变化(记者手记)|全球快播
于都河畔潭头村,每一次到访都能感受到它的变化。从小菜园到万亩蔬... -
长沙支持房地产项目合理融资需求,上海...
政策规划:长沙支持房地产项目合理融资需求。 行业资讯:上海蟠... -
台湾经济罕见负成长,名嘴曝背后2大隐忧...
台湾“主计总”处日前公布今年第1季的经济成长率为负3 02%,创下... -
吃碘盐会得甲状腺疾病?应该吃无碘盐还...
甲状腺疾病出现健康会受到威胁,作为内分泌器官,要让甲状腺激素正... -
歙县民警沿路随机抽查 一晚发现16辆私...
大皖新闻讯5月7日晚,歙县公安局特巡警队员对城区沿线停放的车辆随... -
录音转换成文字的软件-热闻
1、手机上面可以使用手机里面的搜狗输入法带有的录音转文字功能来实... -
动态:华泰证券:建议持续关注AI算力链...
证券时报网讯,华泰证券研报表示,据我们对公募基金一季报的统计,... -
万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关于旗下部分基金...
根据万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与东海证券股份有...